09年以来,广东出口水海产品大幅增长,并实现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,4月更是创07年以来月度出口量新高。
据新华社5月25日报道,广东一直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,尽管全省外贸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低迷,但是水海产品出口依然呈现逆势增长。据广州海关统计,2009年1-4月,广东水海产品出口4.7万吨,同比增长16.6%,价值1.4亿美元,大幅增长59%。
水海产品出口量自2009年2月份扭转了2008年下降态势以来,已经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,4月份创出2007年以来月度出口量新高。其中2月、3月和4月分别出口1万吨、1.2万吨和1.4万吨,增长15.2%、25.9%和40.4%。
1-4月,广东对香港出口水海产品2.7万吨,下降1.8%,占同期广东水海产品出口总量的58.5%;对澳门出口4,569吨,微增0.3%。同期,对美国和东盟则分别出口8,244吨和1,593吨,大幅增长2.3倍和1.5倍。
1-4月,广东出口活鱼1.7万吨,下降7.3%,占广东水海产品出口总量的35.4%,为最大的出口品种。同期,其他主要水海产品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,其中冻鱼及冻鱼片出口8,184吨,增长1.9倍;冻虾仁2,698吨,增长6.8倍;鲜、冻对虾出口1,983吨,增长2.7倍。
1-4月,广东出口活鱼平均价格2,576美元/吨,增长11.5%;冻鱼及冻鱼片平均价格3,366美元/吨,增长73.7%;鲜、冻对虾平均价格4,856美元/吨,增长29.4%;冻虾仁平均价格6,220美元/吨,增长41.9%。
广东水海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佛山、中山和深圳等地区,1-4月上述地区合计出口量占广东水海产品出口总量的50%。其中,佛山出口8,327吨,增长26.3%,为广东第1大水海产品出口地,且基本是由顺德区出口,占佛山水海产品出口量的97.3%;深圳出口水海产品7,520吨,增长14.4%;中山出口水海产品7748吨,下降10.5%。此外,部分城市水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,其中珠海、湛江和汕头出口量分别增长40.6%、5.2倍和53.4%。
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评论此篇文章 (0)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(0)相关资讯财讯社区(0)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,但水海产品作为日常刚性需求产品,国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,2009年以来广东水海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。但水海产品出口成本不断攀升,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升级,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市场频繁设置"绿色壁垒",抬高了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门槛。
专业人士建议,应加强国内水海产品质量安全监测,确保出口水海产品的质量安全;鼓励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兴出口市场,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,稳步提高出口竞争力;企业也要抓住机遇,不断提升出口水海产品的附加值。 |